>
汉声图书 >
传统工艺/民间美术 >
[108]夹缬(繁体)什么是夹缬?
“缬”读成“协”,是指有花纹的丝织物;“夹”则是指制作方式,“夹缬”指的是以雕花夹版印花染色而成的布匹。
夹缬曾在唐朝时辉煌一时,唐代诗人白居易便曾吟咏:“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可惜,夹缬在宋代以后逐渐式微,时至今日,这门独特技艺早已失传成谜。对民间技艺一向很感兴趣的汉声编辑,一直很想找回这门古老的染布技艺。为此,1997年汉声编辑便根据一条“百子图敲花被”蓝印花布,来到了浙江苍南县宜山镇的八岱村。
看到刚染制好的蓝花夹缬,在作坊外的稻田边被摊开来晾晒时,平生第一次看到古老夹缬工艺的汉声人有一种得偿宿愿的感动。然而,此时作坊主人却说:“这是最后一条夹缬了,以后不再做啦!”我们所见的第一条夹缬,竟是最后一条了?
原来,民间也不再使用这种传统被面了,计购单位表示不再购买了。难道传承千年的古工艺夹缬,就要让它由此消失绝迹吗?
“要卖出多少货,才能维持作坊营运?”汉声人不死心追问。作坊主人沈吟一下,说:“一年,至少要卖一千条。”
“一千条?”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千条美丽的“百子图敲花被”来。在这世界上,势必会有千位以上爱好传统民艺、愿以手工夹缬来点缀平板无味现代生活的人士吧?想了想,我们毅然决然对作坊主人说:“一千条,我们订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作坊的蓝靛大锅继续烧热,一落又一落的夹缬也继续由锅中抬起、摊开,在阳光下展示丰足饱满的蓝。而在这一年间,随着这本《夹缬》的问世,一千条夹缬终于唤起了各界对珍贵的夹缬技艺的注意和关切,让八岱村俨然成了夹缬的最后保垒。
现在,就跟随八岱村的百子图敲花被,一起来揭开失传千年的夹缬印染之谜吧!
【目录】
夹缬百子图 p.1
看夹染有感 p.2
序 p.4
先睹为快美丽的唐代夹缬 p.7
从夹缬看盛唐丰采 p.8
揭开千年之谜 p.10
图序活化石夹缬 p.13
初见夹缬 p.14
乐见夹缬工艺 p.15
愿见夹缬传世 p.21
千条夹缬 p.22
古代夹缬作品介绍 p.24
工艺手记看陈师傅做夹缬 p.36
八岱村夹缬雕版的奥秘 p.60
夹缬的历史回顾与现况 p.61
访浙南夹缬工艺人 p.67
到宜山 p.68
八岱村的薛老板和陈师傅 p.68
湖广店村的夹缬世家——戴氏 p.71
湖广店村旧版装置示范 p.75
中雁荡山制靛人——钱胜华 p.79
靛青制作过程 p.85
龙湖镇寻刻版人 p.89
浙南采访群记 p.91
夹缬生产手工杂记 p.91
再去浙南——雕花版、靛青寻访记 p.9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p.97
青出于蓝 p.97
¥196.00元
¥198.00元
¥99.00元
¥216.00元
¥486.00元
¥330.00元
¥486.00元
¥450.00元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196.00元
¥330.00元
¥88.00元
¥78.00元
¥135.00元
¥135.00元
最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