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声图书 >
早期杂志 >
[79、80]目击抗战五十年(繁体)《目击抗战五十年》简介
对日抗战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目击抗战五十年》是为了纪念抗战五十周年而出版的图录集。这也是首次获得两岸文物保存单位协助而完成的抗日战争全记录。这本编年图录初版于一九九五年,当时日本正举行『原爆五十年』纪念,并发起『拒绝为二次大战侵略行为谢罪』的活动。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又该如何诠释历史,伸张人类正义呢?
没有什么比摊开血泪斑斑的近代日本侵华史图像,更具说服力和警策行了。本书分为摄影篇与文物篇,摄影使人睹景生情,文物使人睹物思人。目击这一连串历史图录,可以使全世界的人清楚辨明:出于日本军国主义的贪婪与野心,曾带给中国人何等深切的伤害!
汉声留下这部记录,不仅是要为当年的历史留下见证,也是要为未来史学家留下可用的史料。更重要的,那些在抗战中死去的人们,无论是南京被屠杀的老弱妇孺,还是逃亡途中倒下去的死者;无论是台儿庄阵亡的战士,还是在南洋累死的台胞军伕;无论是炸弹下血肉横飞的牺牲者,还是日本医学实验下致死的中国人……所有的死者,都应为我们纪念。但诚如史学大师许倬云院士所期许的:「我们不要记取仇恨,但更要有责任告诉世人:一个五亿人的族群,曾经经历过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苦难……让未来的世人永远警惕,一个民族的野心与贪婪、残忍,如仃深切的伤害了另一个民族。让未来的世人也永远记取,报复即使如广岛那样的惨事,也不能赎取牺牲者付出的生命。」
抗战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目前,经历过抗战的一代,已逐渐消失;当时的少年,也已经退休。整个中国海峡两岸,都似乎淡忘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事迹。然而,由历史可以借古鉴今。今日,日本军国主义仍有复生迹象,我们处身于种种新形态的国际竞争中,回顾看中国人艰苦卓绝的抗日史,当年的自觉、自尊与自强——这份国魂仍需我们深深记取,以安渡未来的历史风雨。
本书分成摄影篇和文物篇两大部份。摄影篇收录了自1895年甲午战争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止,共224张新闻照片。文物篇收录了抗战五十年间,中日双方的战争历史文物共122件,包括衣物、兵兽、日用品、军用品、文件、宣传品等。其中,一把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时所用的军刀尤其令人不寒而栗,刀身上触目惊心刻着「南京之役,杀107人」的字样!
◎基本資料
页数:345页
开本:32开
初版:1995年
装帧:精装两卷一册
上卷黑白印刷
下卷彩色印刷
目录
序-深切的伤害 1
历史的见证/ 文:许倬云 2
摄影篇 11
文物篇 265
八年抗战,因此不是历史上抽象的记载,而是有关自己的事件。
然而,深远的意义来说,竟还是要从中国的发展,来讨论抗战。中日之间的冲突,从甲午以来,累积已久,日本一步一步进逼,占台湾、取东北、觊觎华北、渗入蒙古,同时又在沿海城市发展势力,谋取正常国际贸易以外的利益。日本在中国的扩张,是他在东亚扩展的主要部份。日本的作为,原与二十世纪列强的扩张,并无二致。只是日本以小博大,目的在于鲸吞中国,不仅蚕食而已。明治、大正两代的日本人,都在这一野心下长大,而成为昭和时代的战争机器。民族主义涨潮,在二十世纪趋于顶点,民族主义原是为了建立集体的认同,演变至极,则成为德国、日本那样的扩张侵略,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剥夺邻居民族的生存权!
中国近代史本是一部挣扎的记录。传统的中国以天朝自居,长期自尊自大,无视于世局已经改变。在外力冲击下,中国节节后退,割地赔款,一次次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于是,中国人由自大一转而为自卑。中国人在一八四O以后,不是没有振作的愿心,也不是没有相当的建设;但是,自卑情结加上列强的掣肘,中国人始终不能顺利的重建信心。近百年来,中国人的羞耻,转化为中国人逃避的借口。只要将一切责任归之于帝国主义,中国人就可以用屈辱与悲哀,解释一百年的蹒跚与踬跌。这种心态,坦白的说,至今仍处处可见。
抗战八年,是忍无可忍之后,中国人站起来,为自已的生存而奋战。奋战八年,论战役,中国败多于胜,硬是仗着退无可退的一口气,撑过了漫长的八年。这中间的事迹,有可歌可泣英雄事迹,有惨不忍言的苦难艰辛,却也有军爷的背叛投降,为虎作伥,也有污浊的贪污投机。更可悲的,兄弟相仇,不但不同心戳力,有时还借敌人的刀,残害自己的同胞。抗战是极为复杂的故事,正如长江大河,挟泥沙以俱下,不易明明的判断是非曲直,也不能清楚的说明恩怨情仇。在这样的洪流之前,个人都变成渺小不可见了。然而,那些渺小的个人就不值得后人的顾瞻吗?却又不然。洪流原是水滴的汇集,个人的遭遇,在当事人的一生,也是天大地大,不可磨灭的大事。这本书册中的影像,不也正是许多渺少个人的故事吗?
八年抗战,终于让中国人站起来。即使战胜的结果是中国的分裂,即使战士们永远没有凯旋,即使离乱之后又要沦入五十年的灾难,中国人终究不是当年的中国人,中国人应该已经可以自己重建家园了。五十年的分裂,是又一件历史的悲剧。在这五十年中,不论那里的中国人,都投注心力,在这一片大地上努力。五十年中,中国人又经历了内战,大陆的中国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革命暴力,台湾的中国人也经历了贫困与族群冲突。今天又有统独的辩论与两岸关系纠缠不清。这些历史大多与中日的冲突有关,而抗战的历史事件,也是今日不少问题的前因。
不过,如果暂且将上述几大项问题留给将来的史学家处理,八年抗战已有的立即效应,还有好几项值得一提的现象。第一,中国人在八年抗战之后,至少有了国家的认同。即使地区观念与乡土观念还在各地持续存在,「中国」两个字,是大陆及海外同胞不能否认的认同对象。台湾在统独之争中,主张独立的人士,质疑「中国」两字的意义,甚至自认是为中国人以外的民族,而这些人终究不能否认本土文化中的中国来源及中国成分。「中国」两字,本有文化义、族群义、彊域义、及政体义。四者之中,政体一义并不能服人。在统独争议的后面,无论正反那一边,「中国」都已是具体的意义。
第二,中国人受人欺侮已有一百多年之久,今天,不论是那里的中国人都已有了自信,无论在那一方面,中国人的群体,都已纷纷取得发展的主动性。也掌握了发展的契机。海峡两岸都有过痛楚与苦难,有些毋难也还方兴未艾。至少,各处都展现了动能。个别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处,也都不必再背负外人的鄙视与轻蔑。我不相信世上有先天的民族优劣之说,也不同意「民族性」是与生俱来,不过,一个族群的自我形象,与别人对这个族群的偏见之间,有其互相因应的关系。只有在旁人不再蓄意歧视的条件下,族群的个别成员,不论在家、或在外面,始有发展才能的机会。上述的两种现象,均与自信有关。中国人撑持了抗战,总算取得这一点自信,这也就是人所以自立的人格,而在群体的意义上,族群之所以自立则是自尊的风骨。
第三点,在具体的建国过程方面说,中国大陆与台湾,在战后分道扬镳,没有整合为一。然而两地各自整合为相当充实的群体,也都已超过了过去任何时代能做到的地步。大陆上整合国家的工作,毋宁延续了国民政府未竟之功,国民政府时代,号令不能及于全国,经过抗战的内迁以及各地武装力量的融合,中共已不必面对各地强大的地方力量,而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共的建设,除去一些荒谬的成分(例如三面红旗),几乎都在国民政府立下的基础上,继长增高,扩及全国。今日内地的许多工业,都还是建立在当年内迁工业的基础上。中共建设与管理的人才,除了军事与党务两系之外,几乎都是国民政府时代教育培养的人才。台湾的局面不一样,在日据时代,台湾的政治与经济,都是日本本土的附属品,日本人占据台湾的中上工作岗位,台湾的同胞根本不能有进入决策与管理阶层的机会。一九四九以后,台湾逐渐发展为自主的经济体与政治体。这一工作也是备极艰辛,参与的人才,有台湾本地的精英与大众,也有不少由大陆来台的人才,于决策、管理与基层,在在与本地的同胞携手合作,共同建造了台湾的经济业绩,共同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这些大陆来台的人士,几乎都是在抗战时代培育训练成为有用的之才。
抗战的史实,有血有泪,有光明面,有黑暗面,有英雄,也有小人。一味将抗战浪漫化,是失真;将抗战功罪,一分为二,更是欺骗。抗战是中国人的受难期,也是中国重获信心的契机。若将抗战八年的事迹,有意的遗忘,是对不起那几千万亡灵,也对不起自己的过去。有人说不怕青史竟成灰,这是一番期许。人的记忆是浅短的,在失去了记录时,一代过去了,一代的历史也就过去了。汉声留下的这部记录,不仅为当年的历史留下见证,也为未来史学家留下可用的史料。更重要的,那些在抗战中死去的人们,无论是南京被屠究的老弱妇孺,还是逃亡途中倒下去的死者;无论是台儿庄阵亡的战士,还是在南洋累死的台胞军伕;无论是炸弹下血肉横飞的牺牲者,还是日本医学实验下致死的中国人....所有的死者,都应为我们纪念。从九一八自起,今年已是六十五年了,从七七算起,今年已是五十八年,从胜利的一天算起,今年已是五十年了。这么长的岁月,假如当年侥幸未死者,现在可能也已不在世间,当年的孩子,也已步入暮年。这么长的岁月,让死者安息吧!至于后死的我们呢?我们不要记取仇恨,但更有责任告诉世人:一个五亿人的族群,曾经经历过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苦难。这些相片,将为那苦撑的历史作证。让未来的世人永远警惕,一个民族的野心与贪婪、残忍,如何深切的伤害了另一个民族。让未来的世人也永远记取,报复即使如广岛那样的惨事,也不能赎取牺牲者付出的生命。
附:序
历史的见证/文:许倬云
抗战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目前,经历过抗战的一代,已逐渐消失,当时的少年,也已经退休。整个中国海峡两岸,都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事迹。然而,将来的史学家都还会不断的讨论这一段史实,也不断的阐释这一段历史的意义。在这一将忘未忘的时刻,汉声愿意着力编辑这一本影集,为未来的世人留下一些记录。从一个史学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是空谷足音;从一个在抗战中长中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噙着眼泪的感激,感激于还有几个有心人,不愿将千万人生死的故事,轻慢的推入尘封。
北大营、芦沟桥、四行仓库、台儿庄、长沙、太行山、密芝那、腾冲、南宁、常德、平型关、衡阳、芷江....这一连串的地名,不只是一场一场的战役,更是八年历史的一个个里程碑,用二千万军民的鲜血,划下的历史的段落。
千山万水的跋涉,能不能挤入租界的铁线网,能不能攀上火车的车顶,能不能从小船跳上大船,能不能拖着渗血草鞋再走一程....这一幕一幕的逃亡,不是影片中的蒙太奇,而是今天你、我,这些中国人是死是活的一次唯一选择。如果当年的一位少女死了,即不再有今天的祖母;如果当年的一个婴儿夭折了,即不能再有今天的爸爸或妈妈;如果当年的我,没有活下来,今天也不能在此执笔写下这一句又一句不忍再碰的回忆。
¥135.00元
¥99.00元
¥135.00元
¥135.00元
¥135.00元
¥135.00元
¥135.00元
¥162.00元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最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