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声图书 >
传统工艺/民间美术 >
[109]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繁体)
◎基本数据 |
多年来,汉声从事传统民间文化田野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民间艺术的核心,呈现在母女世代传袭的手艺表现上,学者称之为“母体艺术”,它也构成了民族文化最坚牢的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文明古国之一,数千年间“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造就了人民衣食的生活基础。人道:妇女撑起“半边天”。包括纺织在内的女红,对辉煌的华夏文明起了默默的推动作用。半边天,并非过誉。
在这里,我们很高兴地推出《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以此向天下的母亲致敬。
本书题目“母亲的艺术”有两重意义。
狭义而言,在谈论传统的妇女艺术,我们将分为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和玩具,共九大类。
就广义来说,女红的范畴实可扩展到整体民间艺术。对于这些充满生命热忱、毫无功利意图的技艺表现,学者称之为“母体艺术”。母体艺术以其淳美的风格,哺育了其他上层艺术,造就我们的民族文化具备“母型”特质。
了解了母体艺术的深意,就可以一步步进入“中国女红”的世界了。本期包括四大段落,首先是“论述篇一”,由张道一老师撰文论述女红文化。延续讨论的有刘道广老师的专文,是为“论述篇二”。
第二段是“母体艺术篇”,我们总结多年民俗田野调查经验,把至今犹存、宛如“活化石”般的各项女红技艺,以生活原貌呈现。
然后是“怀念篇”。慈母之爱,表现于女红之中最为温暖醇厚。三位作者分别由衣衫、民艺和鞋的制作,追怀母亲。读完,相信会引起许多人对母亲的思念。有人说:现在成衣满街都是,谁还耐烦做女红啊?事实上,正因为工商业规格化的成品泛滥,一些手工格外显出珍贵的人情之美。
本期最后是“现代女红篇”及“现代女红DIY”。由陈曹倩老师创办“中国女红坊”说起,并教做各种女红艺品。借此,我们试图用针线并拢起传统与现代的裂隙,也补缀起现代社会日趋淡陌、疏离的人际关系。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侗族姑娘以织绣技艺制成护卫婴孩的背带;看到陕西农村家的姥姥为小孙子做的大小面花、百日被面、围涎绣片、肚兜;看到山东妇女搓绵成线、纺纱,织成一匹匹美不胜收的花布;看到陕西安塞老大娘绞出的各式剪纸;看到台北敦化南路的中国女红坊里妈妈们正聚精会神地缝着布老虎……
最后,我们将以详细的解说图,教你拾起针线,一针针缝出漂亮的九宫针包、布老虎、阿福袋和挖补绣。
《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
初版:1998年1月
再版:2014年5月
目录
出版序
图序──一万八千年来的女红 p.1
中国的女红文化──母亲的艺术 p.17
什是女红文化? p.18
母亲的艺术 p.22
乞巧 p.27
巧手创造绚丽的世界 p.29
可怜天下父母心 p.56
失去的还会回来吗? p.57
向普天下的妇女致敬 p.61
背带寄托慈母情 p.61
四川冕宁妇女的做花 p.63
姥姥的虎 p.64
向妇女致敬──母亲艺术节 p.68
山东土布 p.70
曹佃祥剪纸 p.72
岩被和它的纳西妈妈──七星戴月 p.74
女红艺术的价值 p.77
重缝一行针线──记母亲做唐衫 p.85
你也来试试──亲手做唐衫 p.92
说我母亲姜永贞 p.96
慈母手中线 阿儿脚上鞋 p.96
访谈陈曹倩──中国女红坊 p.99
女红DIY p.105
¥540.00元
¥270.00元
¥216.00元
¥189.00元
¥328.00元
¥188.00元
¥540.00元
¥216.00元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196.00元
¥486.00元
¥99.00元
¥78.00元
¥135.00元
¥328.00元
最近的评论